文(2003)⊙林美杏‧傅志男
難敵雪山魅力
攝影‧傅志男
|
位於北台灣雪山山脈的雪山,標高3886公尺 ,是台灣第二高峰。冬季時,在東北季風直接吹襲下,總是與中央山脈北段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成為台灣最早降雪的高山,也許正因是台灣最易下雪、積雪最厚的山稜而得名吧?日治時代,當日本人發現玉山比家鄉的富士山還高出許多時,便將玉山稱之為「新高山」,而雪山也就成了「次高山」。
雪山,不僅擁有台灣原始高山美景,更擁有亞熱帶地區少有的冰河圈谷(註一)。雖然登山時每次常因體力不濟,而誘發高山症,但對於愛好台灣生態的我,北台最高峰—雪山的魅力實在難以抵擋,尤其在拜讀山崎柄根所著之《鹿野忠雄》之後,更是心嚮往之。今年一月,幸運之神眷顧了我,在好朋友明珠和她先生泰榮兄(為高山嚮導)的帶領下,有機會攀登雪山,更難得的是在雪季,這是我一輩子都不敢夢想的事。
一月十七日晚,一行十九人在武陵農場大會師。氣溫約七、八度,大伙早早上床,養足精神,迎接隔天的挑戰。十八日早上八點,整裝待發。車至登山口,天氣尚可,厚重的雲層讓太陽無法露臉,不過也好,免得高山強烈的紫外線侵害皮膚。從登山口上行,一路陡坡,約1K處有個觀景平台,可回望武陵農場,以及對面積雪的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山容壯闊。
擺脫文明‧走入自然
步行約一個半小時,來到七卡山莊,這裡是登雪山最熱門的下榻處,接下來迎接我們的,便是此行最陡的二公里 上坡。雖然雪山的「哭坡」名聞遐邇,但據泰榮兄的說法,其實最難的是這二公里,只要撐過這二公里,哭坡就不算啥了,我聽了放心不少。這短短的二公里 果真陡得很,大家低頭不語,大口喘氣,緩慢前進,到後段更是三步一喘息,五步一休息。所幸,遠有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的激勵,近有高山櫟的陪伴,冥冥中保佑我平安、順利上山。
▲由台灣冷杉構成的黑森林,有陽光的雪季時相當明亮。此林為台灣最大的冷杉林。
攝影‧傅志男
|
奮鬥二小時,終於順利來到哭坡前的平台。這裡的視野更開闊,南湖大山、中央尖山更形雄偉,武陵農場和七家灣溪也清晰可見。就在此時,前方雲霧漸多,天空竟降下「冰雹」,小雪悄悄地落了,在桃山方向更有一道彩虹劃過晴空。一切彷彿都靜止,只剩下心跳著,雪下著。懷著這般浪漫的心情,在下午一點半便上了哭坡,第二天辛苦的行程也就此宣告結束。
往雪山東峰的路程是輕鬆的,是愉快的。沿途的美景,帶領我們遠離文明的塵囂,一切變得單純、簡單,卻也豐富。大自然是一個充滿神奇的世界,森林的氣味、風的聲音,或是冰涼的空氣掠過溫熱臉龐的感覺,總令人感到喜悅。雖只是高山的尋常事物,卻帶來豁然開朗的快樂。
到達雪山東峰時,雲霧已起,無法縱覽四周,但在雲層底下的三六九山莊隱約可見,那是我們今天的終點。突然,泰榮兄發現一隻哺乳類動物,這難得的機會,我當然小心地跟上”牠”,在霧中,”牠”停下來看了我約十秒鐘,顧不得霧嵐瀰漫,仍按下快門,記錄這罕有的經驗。透過望遠鏡,發覺山莊附近全積雪了,前往的路程中有個下坡,路上結冰,必須穿上冰爪才能安全通行,於是,泰榮兄開始教大家穿冰爪和其行走要領。穿上冰爪,像是吃了顆定心丸,腳步穩固不少。伴著喀喇作響的足音,以及無法克制的快門「喀嚓」聲,大伙陸續抵達三六九山莊。
三六九山莊是棟美麗的建築,在白雪的襯托下,原木構築的屋子更顯溫暖。特別的是,山莊利用太陽能發電,取自天然的資源,是項具有環保概念的設計,值得大家的推廣及細心使用。雖然這裡沒有莊主駐站管理,但靠著義工及山友的共同維護,倒也乾淨、整齊,相當舒適。
黃昏的山區,雲層厚重,天氣想當然爾冷,晚上氣溫更接近零度。吃完晚餐,早早入睡,裹著睡袋,感覺上文明離我們好遠,心思變得清明,呼吸也與這裡的動植物同步。度過輾轉難眠的夜晚,趕在日出前起床,大好天氣,萬里無雲,帶著相機,要拍下高山世界的清晨美景。
黑森林白色世界的呼喚
▲氣溫上升雪溶解時,又遇冷氣團來襲,形成壯觀的冰柱。
攝影‧傅志男
|
十九日早晨,雪山陵脈白了頭,在朝陽下,山林霧淞與雲霧呈現淡淡黃色,溫柔的陽光不僅灑在身上,也灑在心上。而山莊後的白木林,更是遠近馳名。這一片冷杉林,因閃電雷擊、森林大火,褪去綠色外衣,地處低溫,因此沒有很快被生物分解而腐朽,反在風吹雨打、霜雪冰蝕的淬鍊下,換上一襲白紗,展露強悍的生命力,淒美的背後,莊嚴了大地。
早餐結束後,大夥兒與三六九山莊、白木林和藍天合照留念。八點開始出發,朝雪山主峰邁進。穿著冰爪,走過之字型上坡,進入絕美的「黑森林」,也就是有台灣林相最優美之稱的冷杉林。一踏入,彷彿來到溫、寒帶的國度,高聳入天的樹形,雄偉難當,積雪盈尺的景象,喚來此起彼落的讚嘆聲。隨著人跡的減少,雪益加潔白,我忍不住吃了幾口,沁涼的冷意穿透全身,若能加上果醬,豈不成了「雪山冰果室」?
第一次在雪季登山,對於冰爪及登山杖的使用並未能掌握良好,不過所幸有它們的護航,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享受著自然饗宴。白色的世界,讓樹清醒了起來,堅硬的岩石與低伏的草叢像是件冰雕作品,透著銀青色的冷光,冷洌、堅毅,散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壯闊感。大約到海拔三千五、六百公尺處,開始出現玉山圓柏,因地處背風面,許多圓柏高達二十公尺。圓柏盤虯曲張的枝幹,是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而旋轉的肌理、嶙峋的筋骨,是歲月的雕蝕,散發著靜謐的氣質,那是種無聲的力量!
冰河圈谷的考驗
一出黑森林,眼前一片白雪皚皚,山頭上的圓柏、玉山杜鵑……等灌叢幾乎沒入雪中。玉山小蘗露出長滿刺的枝條,與自個兒的影子形成奇特的幾何圖形,而玉山當歸也只以繖形花序現身,包裹在冰稜中,晶瑩剔透。極美的雪山圈谷,毫無遮掩地展覽在大家眼前,按下快門的動作未曾停歇,只希望能將它十萬分之一的美留在剎那。
▲雪的曲線,姿態萬千。
攝影‧傅志男
|
冰冷的空氣,再加上狂風,不知零下幾度了?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牙齒也不停在對打,彷彿寒意已貫穿至骨頭最深處,手足僵直,沒有知覺,不聽使喚。匆匆用過極簡單的午餐,準備下一驚險的行程。考量到自己的體能及勇氣,有六人留在圈谷前的圓柏林中,而其餘十三人則勇敢挑戰個人潛能,攀登雪山主峰,我便是「敢死隊」(不懂狀況)的其中一員。
一開始,我仍悠閒地邊走邊拍照,漸漸落後,不以為意。沒想到坡度越來越陡,走不到四分之一的路程,坡度竟達五十度以上,對於第一次雪登的我,困難度實在相當高,我開始不信任腳上的冰爪,懷疑它是否能牢牢抓住結冰的雪?再加上落隊許多,缺乏嚮導的指點,我幾乎不敢前進,相機也早已收入背包,無〝能〞拍照了。在雪地行走時,雙腳必須用力踏冰,將雪踩實,以穩固腳步,但前方隊友踩踏的過程中,小碎冰也不斷隨強風往後飄散,讓落後的我無法睜眼,耳邊又傳來碎冰相互碰擊,類似金屬碰撞的鏗鏘聲,更加深我內心的恐懼,進退兩難。就在猶豫的此時,前方伙伴一陣驚呼,我不禁心頭一緊,擔心是否有何意外。啊!原來有一位伙伴,不小心滑落,不到十秒鐘,他已滑降至近百公尺下的圈谷底,所幸平安無事。目睹這般驚險鏡頭,我全身酸軟,不斷祈求雪山山神的保佑。
硬著頭皮繼續爬,坡度六十度以上的地形,逼得我蹲著走,或可說「四肢爬地走」,同時將登山杖用力插入雪中,以便戳個洞,讓手指插入抓住,就這樣,毫無章法地前進,也落後更多。有三、四次,我無法踏到前一個伙伴的腳印止滑,而滑了腳坐倒在地,只靠登山杖抵住,這樣舉步維艱的窘狀,我幾乎想放棄。所幸後面有楊前輩壓隊,雖彼此沒有什麼交談,但卻成為我繼續向前的動力,若沒有他的陪伴,我早已崩潰。在歷經痛苦的折磨後,漸漸抓到行走的秘訣。我不再看整個圈谷(因為陡坡太可怕了),只留意前人留下的腳印,他右我就右,他左我也只能左。就這樣,勇氣開始產生。爬到約四分之三的路程時,心中的恐懼已去了九成,轉為堅持下去的心態,漸行漸近的雪山主峰,成為自己的鼓勵。
▲冬天的玉山小蘗葉子落盡,背光下黝黑的身影,在雪地中,生命力更顯堅韌。
攝影‧傅志男
|
終於走上主峰稜線,換來一路緩坡,心情興奮得幾乎要掉下眼淚。上了主峰,遍覽八面名山,東望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北看武陵四秀,南有合歡、奇萊群峰,西面則是台灣最有名的稜線—聖稜線,在稜線的盡頭便是大霸尖山,其中又以雪山的北稜角,最令人動容。回首來時路,圈谷的積雪實在美得無法形容。在雪山頂,三百六十度的視野,讓我看見大自然的偉大和人的渺小,心中也響起了張雨生「我仰望群山的蒼老,他們不說一句話,陽光照出我的渺……」的歌聲。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主峰,更是大挑戰,大家的精神再度武裝起來。雪地下山,最奇特的經驗就是雪地滑降,為免撞到岩石,滑降點便十分重要。〝撐〞了許久,好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滑降點,看著近百公尺的陡坡,真要滑下去,還真是有些怯步。伙伴一個接著一個,安全快速地滑到圈谷底。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心中一橫,坐了下來,就滑吧!不到幾秒的時間,我還來不及好好享受滑降的樂趣,就已抵達圈谷底。所有人滑降完已是夕陽西下,斜射的光線,讓雪山換了裝。回望圈谷,就像是媽媽的手,將我們溫柔地握在手掌心,給予下山最佳的保護。
回程時,出了黑森林,不斷遙望遠方粉紅的南湖山頭,彷彿在祝福著我們平安歸來,終於抵達三六九山莊,啊!怎是一個「累」字了得?
雪山歸來不看雪
夜晚,大伙不停地討論著登頂過程,早先的恐懼一掃而空,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尚存心有餘悸之感),你來我往,熱烈慶祝。看過雪山的雪景,共同的結論便是「雪山歸來不看雪」,因為,最美的雪景已盡收眼底了,當然,對我而言,還有「歷劫歸來」的慶幸。
▲雪山一號圈谷為台灣最大的冰河遺跡,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何其有幸!
攝影‧傅志男
|
二十日清晨四點半起床,準備到回程中的雪山東峰看日出。五點摸黑出發,上到東峰頂時,天已亮,回望明月伴著雪山雪白的山頭,加上南邊玉山方向層疊的山巒,高山的日出景致總令人讚嘆。一路下山,中午離開武陵時,雲層又籠罩山頭,心中不斷感謝老天爺,讓我們上主峰時,一整天都萬里無雲,真是幸運!
這一趟旅程,為我留下畢生難忘的經驗,以及永難抹滅的回憶。不虛此行!
走入山林,大自然總將它的豐富與美麗,無私地展現,隨著四季的更迭,更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一步步辛苦的跋涉中,心靈的收穫更勝表面的距離,每爬過一座山,對這片土地的愛就多一分,疼惜也多一些。也許找個時間,你也可以把自己交給自然。
【註一】冰河圈谷,指山頂附近被山岳冰河侵蝕所形成的馬蹄形窪地。由於岩壁凍結與溶解引起碎岩剝落,隨著冰河向下移動,以及河底的研磨等所形成的。
作者/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委員‧高雄市四維國小教師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高雄市新興國小教師
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