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明星動物的悲劇


明星動物的悲劇


(本文刊載於2002/08/2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傅志男

    來自俄羅斯的嬌客—白鯨,經過幾千公里的人為運送後,到達台灣,不幸的是其中一隻死了,現在,又有一隻母鯨情況危急。難道為了滿足人的好奇而死亡,是身為稀有而美麗的動物們的宿命?

    媒體和一般大眾都對珍稀的「明星動物」很有興趣,只要動物園有「明星」動物,無不瘋狂地想一睹為快。筆者並非指責大眾的行為,相反地,我也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非常喜愛這些動物。只是我會想到:「大老遠將動物送到臺灣,作法恰當嗎?」業者一再以「動物明星」為號召,大賺其錢,而不考慮如何教育大眾,就應受到嚴厲的譴責。

   近年來,木柵動物園引進澳洲無尾熊—哈雷和派屈克,因園方大力宣傳,大家一窩蜂地擠進木柵動物園,一睹澳洲的嬌客。園方在票房衝高的同時,「國王企鵝」再度為「動物明星」的戲碼加溫至最高點。園方、媒體的大肆報導,引起大家對珍稀動物的好奇,可是對民眾的教育呢?

    動物園存在的價值是保育稀有動物、保存基因庫、研究和教育人民。可是,園方對於「動物園」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似乎沒有理想。如果我們從生命教育和生態教育來看,當無尾熊、國王企鵝、白鯨相繼來台,從媒體的報導看來,園方大多只是教導民眾這些動物的外觀、習性、原棲地…等知識性的東西,如果只是教知識,難道非要千里迢迢把動物帶離原生地嗎?儘管知識很重要,但就生命來說,誰有權力為了刺激消費,卻犧牲動物生存的自由?而就引導人民認識珍稀動物來說,筆者以為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已,重要的是要讓大眾瞭解動物在大自然中存在的意義,以加強民眾對「自然野地」的保護觀念,因為只保護稀有動物是不夠的,「棲地的保護」才是現在保育上最重要的課題。否則,保育將陷入「保育明星」的迷思。


海生館展示空間,是否適合動物的生存所需、或符合動物福利?值得大家深思!

    這次,海生館發佈了白鯨死亡的消息,作法值得肯定。但白鯨的死,是否會讓大家深入思考「動物明星」的問題呢?木柵從無尾熊大紅之後,又捧了更紅的國王企鵝,甚至在企鵝爸爸孵蛋時,大家一致引領期盼小企鵝的誕生。我從不懷疑大家對動物的愛心,只是我在想:這些動物應該更喜歡生活在牠們原生的自然環境吧!就像鮭魚在大海中成長,產卵時會千辛萬苦地迴游到出生河流上游一般。對這些動物明星來說,當眾多目光爭睹牠們的風采時,牠們的明天是否能像今天一樣的光鮮亮麗?又在無尾熊之前的明星哪裡去了?而有多少人知道在木柵動物園(其他動物園亦同)的「冷宮」裡,動物們過著是什麼樣的生活?這些因為年老、生病…等原因的動物,住在不為外人知的是世界又是如何的光景?

    動物園方若仍把稀有的動物當成商品在「促銷」,人們也受到刺激而去「消費」,未來,動物明星將一再地被引進,而且人的「胃口」愈來愈大,下次引進的動物當是更稀奇、特別的動物。這樣的消費,對動物(生態)的保育有何幫助?沒有傷害就不錯了,遑論保育。
                      
(本文刊載於2002/08/2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表達對公共事務的不滿與自己的理念,
刊登在報章雜誌上可以影響更多的人,
大家應對自己有興趣的公共議題「發聲」,
才能督促政府改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