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從賽德克・巴萊談布農族的抗日史蹟



從賽德克・巴萊談布農族的抗日史蹟
圖 傅志男2011.09.09

台灣真正的英雄和歷史,以前從來不會出現在教科書,這是過去荒謬的歷史教育。近年來的鄉土教育雖然對推展本土文史和自然有所著墨,甚至早已出版「莫那・魯道」的20元硬幣,但除了讓台灣人「知道」這些人事物以外,對於更深層的土地認同與感動還差得遠。

    直到最近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上了國際媒體,才令許多台灣人深受震撼與對本土有血有肉的歷史感動!自從魏導「海角七號」的大成功,成就了魏導拍攝「賽德克・巴萊」志業的成型,很多人從幾年前就買了「賽德克・巴萊」的套票支持魏導,因為我們知道「志業不同於一般的事業」,那是個人對自己一生信仰的實踐!

「賽德克・巴萊」上映前,收到魏導團隊寄來的套票!開心~~


相對於「賽德克・巴萊」的壯烈抗日行動已經聞名天下,而日治時期對日本政府造成最大傷害、歷時最久和台灣最後一個「歸順」的原住民抗日行動「布農族抗日」卻仍默默無聞,筆者深感可惜!

台灣高山的原住民原本對於平地的執政者是誰並無太大的興趣,但自從所謂的「文明人」政權想對台灣山林榨取利益如樟樹(樟腦)、檜木(紅檜、扁柏)等資源時,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受到壓迫,日治時期,1901年開始的「五年理番政策」開啟與原住民的衝突。台灣總督府就在1914年宣佈平定「太魯閣番」後,開始對付台灣最後一個「尚未歸順」的原住民布農族。

    善良的台灣原住民被迫為了土地和祖先留下的榮光而勇敢迎戰敵人。布農族英雄在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兄弟和新武呂溪流域的「拉馬達・星星」等的領導下,發動許多攻擊駐在所和日警的偉大事件,如喀西帕南、大分、大關山等事件,震驚總督府。拉馬達・仙仙來無影去無蹤的俠士作風、拉荷・阿雷深謀遠慮和大智慧的聚集布農抗日永久基地的建立(玉穗山的「塔瑪荷」),在在給予日警重擊。
從南橫天池往北方眺望,中間即「玉穗山」,右方是雲峰、左後方是玉山群峰。

    日本為了更有效打擊這最難以征服的布農族人,歷盡各種困難的完成「八通關越嶺道」和「關山越嶺道」(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布農抗日歷經十九年之久,日本最後才在「懷柔」的手段下獲得「拉荷・阿雷」不再攻擊的承諾,日本宣佈布農族的歸順,而在拉荷・阿雷和布農族人心中,沒有歸順而只是和解。日人也沒有像殺死拉馬達仙仙後焚燒「伊加之番」社禁止居住,而是尊重布農族人自由居住。
八通關越嶺道的西段-瓦拉米步道的山風橋。

身為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的我,有幸在十幾年前就因為園區內的「八通關和關山越嶺道」得知這個偉大的歷史,並產生極大興趣去找尋相關書籍和報告。筆者曾經在國家公園的原住民解說員訓練時,和許多布農族的朋友訴說這段歷史,當時我是帶著興奮但心虛的心情分享他們的偉大歷史,所以筆者強調:我只是對這段歷史有興趣,而真正歷史和山林的知識與智慧,需要你們自己去發覺屬於你們自己的歷史榮耀!

    感謝「賽德克・巴萊」的上映讓大家瞭解台灣土地動人的故事,也期盼有更多的本土文化和珍貴的自然生態呈現給大家,更希望政府能真正重視原住民文化,並努力學習和大自然永續依存的原住民智慧,然後傳承給我們的子民。我們將會發現「台灣之光」多不勝數,台灣文化的深度也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
筆者和拉荷・阿雷後代的顏先生在其住家拉荷・阿雷畫像前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