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不當放生,與放死何異?
傅志男
(此文刊載於 2002-10-25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1024媒體報導,有佛教人士和其信眾在高雄旗津海岸放生的新聞,心中無限感慨。多年來,放生法會的活動時有所聞,而放生的意義遭扭曲,卻少有人去深思,實在荒謬。

放生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放生?古時候,有人撿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因起憐憫之心,在餵食、照料後,放回動物原本生長的環境中;抑或有人對生命的惻隱之心,不忍其受苦,而買下待賣、待宰的動物(本生於自然界,非養殖供食用者),還其自由,這些才是真正的放生。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淪陷的扇平---生態教育設施破壞生態?
文‧圖/傅志男 2003/04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高雄市新興國小教師)

       趁著難得的假期帶著社區大學的朋友到扇平享受生態之美。但是,一進園區便發現,在大規模的開發下,扇平的生態已遭嚴重破壞。一向以「生態教育園區」自居的扇平,對照現今「摧毀」自然生態的做法,實在是一大諷刺。
       十多年前,位於高雄縣六龜鄉的扇平是全國愛好生態者的天堂,不僅擁有多元的動植物資源,更有許多珍貴的生物生長其間,例如:朱鸝、台灣藍鵲等,甚至晚上看到貓頭鷹的機會還非常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