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早安~都蘭山(和杉原灣)!



早安~都蘭山(和杉原灣)

杉原灣就在都蘭山下,
原本美麗的海灣,
原本部落人們超讚的傳統漁場,
原本單純、幸福的日子,
就在美麗灣飯店違法興建後,
瞬間改變,
甚至撕裂了住民的感情、和信仰!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國境之南~墾丁冬日的暖陽


國境之南~墾丁冬日的暖陽
文.圖 傅志男
2012/12/16~17
對照北部、東北部--的東北季風陰雨綿綿又寒冷的氣候,
西南部出現了艷陽高照。

我們三個家庭在這二天來到[國境之南]-墾丁,
更幸運的是,
老天爺還向少少的遊客恩賜了藍天白雲!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保護美麗硨磲貝,從不消費五爪貝做起!



保護美麗硨磲貝,從不消費五爪貝做起!

經典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美神維納斯就是從巨大的硨磲貝誕生的!

    潛水菜鳥的我,潛過的地方不多,但因為有朋友的陪伴和引導,讓我開始迷戀這迥異於陸域的珊瑚生態體系。其中,五顏六色的硨磲貝,美得令人讚嘆!美艷的外表是硨磲貝的外套膜,斑斕的顏色是外套膜內的共生藻產生的,而不同組成的共生藻就讓硨磲貝擁有不同的顏色。不管是墾丁、蘭嶼或是小琉球,我所記錄到每個的硨磲貝顏色都非常艷麗且獨一無二。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聲援澎湖公民團體--反對縣政府興建大倉48公尺媽祖神像!


澎湖蓋大神像能吸引觀光人潮?
(刊登於2011/12/26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標題:<48公尺高大神像的荒謬>)

星期六剛從澎湖回來,本來只是預定好好體驗澎湖在東北季風呼嘯的冬天景致,沒想到澎湖的友人,因為縣長執意要在大倉島蓋全國最高的48公尺大神像,正在串連澎湖各界反對這個「落伍、破壞生態和大錢坑」的荒謬開發案!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蘭嶼行的若干觀察與建議


蘭嶼行的若干觀察與建議
(刊登於2012/08/31聯合報「民意論壇」,標題:<蘭嶼悲歌/腳踏珊瑚 蘭嶼嗚咽>)
圖 傅志男2012.08

    天秤颱風夾著強風過境蘭嶼後,觸目所見、滿目瘡痍!但這是大自然帶來的災難、抑或是位於太平洋西部的蘭嶼島的自然現象?看過蘭嶼的傳統地下屋,應該會給我們一些啟示。蘭嶼是需要重建,但要重建成什麼樣子,恐怕都是每次災難後最難以處理的議題。

    筆者在天秤颱風前,剛剛結束蘭嶼八天七夜的行程回台灣。八天,雖然無法好好體驗自日治時代以來,就是人類學、植物學、昆蟲學----等研究天堂的蘭嶼,但就一個關心生態和人文的團體來說,緊迫的時間內,也可以做一些觀察和記錄。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山林書院—阿里山塔塔加戶外課二三事

山林書院阿里山塔塔加戶外課二三事
                                2012/08/07傅志男

    山林書院高雄營隊由地球公民基金會辦理,時間分室內課五天、戶外課三天進行。學員經過五天室內課震撼、洗禮後,緊接著是戶外課的實查活動。

    戶外課的第一天中午到達阿里山,下午由在地人陳月霞老師帶領我們走踏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核心步道。陳月霞老師不只是在地人,也和陳玉峰老師透徹地研究了阿里山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包括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後阿里山的管理政策等,幾十年來的研究,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有說不盡的故事。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宜蘭豆腐岬浮潛驚喜行


宜蘭豆腐岬浮潛驚喜行
                                2012/07傅志男
    10日到嘉義分享了一整天的環境教育,回到高雄卻又以台塑仁武廠的煙囪歡迎我歸來~~回家還要如此充滿五味雜陳的心情,唉~~

    11日,趁著到宜蘭出差,先利用時間到海岸邊浮潛、放鬆,竟然也能享受珊瑚生態豐富而美麗的生態系,尤其,看到美麗的海百合迎風(海流)搖曳,真的----比金門高粱還要醉人勒!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飢腸轆轆的柴山動物~連續大雨後的觀察筆記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8

飢腸轆轆的柴山動物
~連續大雨後的觀察筆記
                                2012/06/21傅志男
    颱風剛過,和上週更大的連續降雨算來,這二週的晴天出現不到2天。還好,上週六10點在雨停後上了柴山,稍稍紓解沒上山的鬱悶心情。傍晚回到我老媽家,也約了美濃的孝伸兄,晚上去母樹林夜觀。

    看來,我才是那最飢腸轆轆的柴山動物---------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明星動物的悲劇


明星動物的悲劇


(本文刊載於2002/08/2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傅志男

    來自俄羅斯的嬌客—白鯨,經過幾千公里的人為運送後,到達台灣,不幸的是其中一隻死了,現在,又有一隻母鯨情況危急。難道為了滿足人的好奇而死亡,是身為稀有而美麗的動物們的宿命?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暗夜ㄟ精靈 ~水社寮夜觀筆記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7

暗夜ㄟ精靈
~水社寮夜觀筆記
                                2012/06/05傅志男
    地球公民基金會的伙伴再次來到水社寮,這是個沒有人潮擁擠的山區,除了我們,每天能遇到的遊客不超過20個吧!

    晚上,照例來個夜間散步。上次的夜,寧靜;這次的夜,意外遇見許多「暗夜ㄟ精靈」。首先是螢火蟲,雖然大發生期已經過去,但對於少見螢火蟲的伙伴來說,幾十隻隨處可見空中的閃光,也夠大家興奮的了!而突然的尖銳哨聲就在附近,老經驗的伙伴知道飛鼠來了!果然,就在樹梢,雖然只是看見2個眼睛的反光,對於很少野外觀察、尤其是夜觀的人,這2個發亮的眼睛已經可以滿足到天明了!當然,用望遠鏡一看,胸腹部都是白色,那隻飛鼠是「白面鼯鼠」!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迷戀~~夢中的大武山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6

迷戀~~夢中的大武山
                                2012/05/23傅志男
台灣的山~其實都迷戀!
台灣沒有山,應該就沒有我們賴以生存的平原吧!
平原
來自土石流,就是高山和大雨、颱風的傑作
環視世界北迴歸線的土地
你會發現
大都是沙漠、或半沙漠的狀態
除了台灣!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不當放生,與放死何異?

不當放生,與放死何異?
傅志男
(本文刊載於中國時報2002-10-25時論廣場)

1024媒體報導,有佛教人士和其信眾在高雄旗津海岸放生的新聞,心中無限感慨。多年來,放生法會的活動時有所聞,而放生的意義遭扭曲,卻少有人去深思,實在荒謬。

放生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放生?古時候,有人撿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因起憐憫之心,在餵食、照料後,放回動物原本生長的環境中;抑或有人對生命的惻隱之心,不忍其受苦,而買下待賣、待宰的動物(本生於自然界,非養殖供食用者),還其自由,這些才是真正的放生。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夸「傅」逐日~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5

夸「傅」逐日-追逐空氣品質良好下的夕陽
圖 傅志男2012.04.24 


2天的好空氣,對高雄人來說~難得的讚!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庶民拍攝計畫-高雄的天空」,連日來的空氣品質竟然是~~「綠燈」,值得高雄人大大的慶賀!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39189926142260&set=a.152858528108735.31770.148513668543221&type=1&theater)但這不是「基本生命權」該擁有的嗎?曾幾何時,高雄人卻需「引頸期盼、而多不可得」的悲哀!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春之柴山.魔芋花開


春之柴山.魔芋花開
文‧傅志男

與魔芋有約
四月的雨,來了。也許對你來說,那只是「一場雨」,但我知道,這雨是魔芋的信差、是大自然的暗語,暗示著柴山的魔芋嘉年華即將揭開序幕。隔天,雨未停,但我已迫不及待奔上柴山,只為與魔芋相會。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小學生也能進行「生態保育」運動

臉書上,台北士林王家被強迫拆除時,加入抗議活動而被警察抬出時姿勢如「青蛙」的

Lily Shake」!我以他為傲!(小時候的照片曝光--別告我喔)


小學生也能進行「生態保育」運動
                                傅志男1999年寫
喚醒都市小孩的感覺
自從自己參與生態保育運動以來,在教學上也想讓國家未來主人翁認識這塊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以前西洋人稱「福爾摩莎」的台灣,而且愈了解台灣目前的生態,愈覺得此事的迫切性。於是,在教學進度許可之下,就常進行台灣生態的幻燈片欣賞,期能讓學生不再只是從教科書中得到台灣的片面刻板印象,甚至是錯誤的生態觀念。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塔塔加之春-帶學生畢業旅行體驗自然的紀錄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 4

塔塔加之春-帶學生畢業旅行體驗自然的紀錄
圖 傅志男2012.03.26
03/1920,有一老師朋友相當有膽識,要我幫忙帶孩子畢業旅行到塔塔加一天半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台灣中海拔地區的美,希望給孩子一份國小畢業不一樣的禮物!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茄萣溼地的美麗與哀愁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3
茄萣溼地的美麗與哀愁
~茄萣溼地觀鳥行
圖 傅志男2012.03.16
    最近因探勘工作的關係,走往高雄的茄定濕地。終於在十年未去賞水鳥後,再次欣賞到心中最美的水鳥之一~反嘴鴴!好像水上的美麗蓮花一樣,讚!

從超寬的道路進入茄萣溼地、和自然很不搭嘎!被道路切割的南邊溼地和古航道遺跡仍有珍貴的紅樹林,如海茄苳、五梨跤和欖李。北邊則是候鳥的天堂,雖然溼地被切割破壞過,但已經成立溼地公園後,較少開發的干擾仍吸引許多北方嬌客的光臨。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遊旭海~台灣東南海岸雨中匆匆行

copyboy生態旅行報報No.12


遊旭海~台灣東南海岸雨中匆匆行
圖 傅志男2012.03.03

    02/25開始的四天連假,想去人潮少的東南海岸線,旭海是我們住宿的選擇。

    到旭海,路線有三,我們走車潮最少的199縣道。從車城沿著四重溪上溯,經過牡丹社事件紀念碑、石門,就到達牡丹水庫。接著,199縣道隨牡丹溪蜿蜒而上,毛毛雨開始下了起來。過了上牡丹部落,轉入199甲縣道,進入旭海溪流域,雨勢大時到達旭海。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連綿細雨後,高雄柴山的清晨


連綿細雨後,高雄柴山的清晨
~記「騎腳踏車上班不必帶口罩的早晨」
圖 傅志男2012.02.22

    在高雄,今年的冬天,很不一樣!下雨日數和雨量大概是我印象中最多、也最奇特的冬季!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水社寮之旅


水社寮之旅
文‧圖 傅志男(2011/01)

    地球公民協會成立三年來,第一次辦理員工和義工聯誼旅行。選定的地點是由協會蘇理事長、楊副理事長和根政怡賢推薦的水社寮!


    水社寮是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一個小站,由嘉義往阿里山方向的奮起湖站的前一站,海拔1186公尺。水社寮的舊名為「水車寮」,是因早期用水車來汲水而得名,日治時期才因日語發音而改成現在的名稱。隨著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崩壞,加上此處並非傳統的熱鬧景點,遊客日益減少,目前的居民也只剩四戶長住。但也因此成為我們喜歡的原因,這裡沒有吵雜的遊客,寧靜淳美。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雪山歸來不看雪



雪山歸來不看雪
(2003)林美杏傅志男
難敵雪山魅力

      ▲三六九山莊上的白木林是台灣最壯觀的白木林景觀。
攝影傅志男
位於北台灣雪山山脈的雪山,標高3886公尺,是台灣第二高峰。冬季時,在東北季風直接吹襲下,總是與中央山脈北段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成為台灣最早降雪的高山,也許正因是台灣最易下雪、積雪最厚的山稜而得名吧?日治時代,當日本人發現玉山比家鄉的富士山還高出許多時,便將玉山稱之為「新高山」,而雪山也就成了「次高山」。